雖然APA Hotel距離築地站也不遠
但過個馬路就有的公車是我們最常使用的交通工具
從築地六丁目到東京車站約莫10分鐘左右就能到達
偶爾還能跟住在另外一站的胖胖在公車上相遇
suica card巴士電車購物都沒問題,跟台灣悠遊卡一樣好用
今天的目標是鎌倉
十幾年前到鎌倉是胖胖的台灣朋友帶路
十幾年後到鎌倉是胖胖的日本朋友帶路
所以....若要問我怎麼走,我想下次有機會再訪我還是得找半天....XDDD
從東京車出發記得中間換了一趟車來到鎗倉站
出車站後往有一個紅色鳥居的方向走即到商店街
適逢日本夏休,雖然不至於所有人同時放假(據說公司行號會錯開日期)
但人潮也算是不少,兩邊商店的品項琳瑯滿目,不過是一條不算很長的商店街
商店街的盡頭是鎌倉著名的八幡宮
另一個著名景點是鎌倉大佛
十幾年前去過大佛,這次只到八幡宮做簡單的參拜
很確定的是,十幾年前去的方向是不同的
印象中我們先坐了江之島的電車到鎌倉
這次,則是先到鎌倉再坐江之島電車到江之島
對於這列車我印象深刻,原因不是它會經過灌籃高手的景點
而是火車行駛中與住家非常的貼近,近到好像電車停下來探頭出去就能伸到人家的庭院
另外一點有趣的地方則是火車行駛到某路段之後就直接在馬路上行駛,相當的特別
上回坐了江之島的列車印象中是跑去海灘走了一下
這次才搞清楚原來江之島它真的是一座島嶼
有別於我想像中以為像台灣龜山島遠眺,這江之島則是有座橫跨到島嶼的橋樑
一過橋樑島上有很多的餐廳,隨機挑了最先看到的一間用午餐
江之島有名的特產是生しらす也就是生的魩仔魚丼飯
這次去因為天候不佳無法捕魚,所以沒吃到生しらす
其他做法倒是有(笑說因為不新鮮所以蒸熟吧..)
一碗是直接在飯上灑滿蒸好的魩仔魚,另一碗則是像親子丼的做法的蛋魩仔魚
因為在台灣也能吃到的東西,做法也是類似,所以也沒什麼特別的感想
江之島也是海鮮著名,同一家店點了
內臟部份吃起來會帶點苦味的蠑螺
手掌大肉質帶有嚼勁的大蛤蜊
這家店烤的海鮮都不需加什麼醬料
干貝烤好後直接上桌帶點鹹鹹的海味
新鮮的透抽台灣現撈也不差
因為下雨,其他男仕們也沒什麼興緻看風景
吃完了午餐我和朱小妹到旁邊的商店街走走
商店街是爬坡而上的,之後會看到一個神社
礙於時間關係,逛往商店街又折返準備搭接駁車回電車站
(小碎念:如果人數再少一點,我想我會把這部份一次逛完,覺得都來了...可惜)
回到車站後雨勢也漸大,一群人到車站附近咖啡廳等雨小
喝完咖啡後貼心的日本朋友還帶我們到100円店逛逛街
和他道別了之後,其他四人回到銀座又到了吃晚餐時間
銀座的燒肉貴33,走到新橋的げんき屋吃串燒去
https://r.gnavi.co.jp/a718805/
(官網連結有地址喔)
這家店在地下室,接下來的點法一看就會知道是觀光客
這次知道串燒店原來也是有生魚片
各式串燒都來一下
中間左邊是烤長蔥,這次勇敢的嚐試了一下
雖然沒有像台灣蔥帶有黏液,但也沒像人家說的有那麼甜
也許沒吃台灣蔥的我不知道蔥的辣度和甜度差別
烤牛肉恰到好處續點了二盤也是大絕招
其他以雞肉為主,連烤內臟像是雞肫,雞肝等...都能吃到
雞軟骨做的小菜,很特別的是,軟骨的部份應該是生的
拌上味噌醬之後放在切絲的小黃瓜上
清脆的小黃瓜和軟骨的口感相符,冰鎮過的小黃瓜讓這道小菜爽口起來
如果不去想軟骨是生的這點,這道小菜其實是很好吃的
雞肉火鍋
日本是一個我覺得還蠻特別的地方,餐廳講究湯頭,但調味出的湯頭往往過鹹
就算到一個好吃的程度我常常是無法將那湯頭喝到見底
雞肉火鍋的湯頭雖然不會那麼鹹卻也談不上好喝
為何我說這點法一看就知道是觀光客?
因為在日本來這種店一般是喝酒為主,料理類的部份是搭配而已
真要認真說比例,聽說是五分之一是料理的錢其他是酒錢
跟人家反向操作的我們變成店裡的大戶了
p.s 喔,如果您也想去試試,本店有會說中文的大陸服務生(當然我不知道她會做多久...)
<東京車站>
今天不介紹東京車站的歷史,純粹想分享個人這幾天在東京車站進出的感想
首先,來過日本那麼多次,東京車站我第一次進出
復古式的外觀終於在旅遊書之外親眼見到,跟新竹車站有類似這點也無誤
一入到車站的大廳高聳的圓頂又讓我想到伊蘭斯教在拜拜(或者又說祈禱為妥?)的地方
外觀看起來也不大,裡面和台北車站一樣有商店街/便利店/拌手禮等等的商店.....
當然裡面通往各地的車站也是很多
只要盯好自己要去的地方,跟著指示走,這點倒不至於讓人迷路
乾乾淨淨沒有什麼臭味,也沒看到有人坐或躺在這裡,東京車站只看得到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