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到西安,最大的重頭戲就在這裡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

售票處寫著售票時間卻沒寫營業時間

3/16~11/15  8:30~17:00

11/16~3/15 8:30~16:30

票價是人民幣150/人,超過65歲(或60?)則免票

像同事有帶爸媽去的只要持台胞證就可以進入

這一張票有3個地方需要驗票,所以過了第一關之後千萬不能丟囉

進到門口之後要再通過安檢再搭遊園車才能進到入口處

兵馬俑博物館從門口開始到裡頭有很多的解說員,若是散客也可以請到專業解說員

團體雖然有導遊但並不負責講解,帶到了博物館內則會換另一個博物館的解說員接手

第一個廳先到陳列廳,解說員說

所有廳的扁額字體都是秦小篆,秦始皇雖然做了不少殘暴的事

但"車同軌,書同文"倒是做對了一件大事

進到陳列廳第一張先看到的是1978年在秦始皇封土西側20米發現了車馬陪葬坑

1980年進行局部開挖,在7.8米深的地方挖堀到二輛大型彩繪馬車

前車為一號車,後車為二號車

一號車研判是平民使用,這一號車是贗品


二號車才是真品,二號車是貴族官員座車,經過八年的修復成為現在的樣子

和真馬車相比二分之一的比例,主要零件用青銅製

兩輛馬車差別在於馬車後座的造型

二號車上頭是楕圓型的像是龜殼的型狀,下面是方型的,上圓下方代表天與地

除了主要零件用青銅製之外,另有約十四千克的金銀質杓件

馬頭上那片就是黃金做的,整量馬車總重2302千克

這位是我們的解說員,目前正在解說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是由誰命名的

說真的,那個姓我實在有點看不懂,是蔡嗎?很像喔

走出了陳列廳,來到一號坑

博物館在1979年隆重開放,兵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

目前博物館內對外展出的坑有三座,一號坑是最大的

進到一號坑的時候真的會忍不住的"哇~~~~",這場面真的很壯觀

一號坑是最早被開挖的,文物也最多最齊全

有人疑問為什麼兵馬俑至今已那麼久了卻仍然能維持著

解說員說:兵馬俑雖然是泥土做的,但它是挖地面下20~30米的土出來再經過炒了之後去做成兵馬俑

而且,這兵馬俑的上半身是空心的,下半身是實心的

光是要燒出這樣的作品以現在的技術就已經很難辦到

當時的燒爐也有開挖到,但不能對外開放,視為最高機密

想要貼身得進到坑內和兵馬俑也不是不可能,但你必須是國家元首的身份才行

坑內雖然大多是修復完整的兵馬俑,但還是可以看得到倒塌得非常嚴重無法修復的兵馬俑

側面看看這些令人驚嘆的藝術品

這一尊尊的作品得來不易,每尊的兵馬俑都有人名,其實不是要讓他們出名

是當時秦始皇對這個陪葬坑的作品相當重視,標上了姓名如果在製作到完工中間有哪一處壞了

馬上可以找出是哪個人不用心並處以死刑,這也是最早期出現的責任制

就因為大家都很怕被砍頭,所以幾乎是把自己的潛質發揮到最高點才完成了這些作品

最前頭的城門處標示著在1974年西楊村村民在打井時發現秦俑的井址

說也奇怪,似乎冥冥中有什麼力量在保護著

面積那麼大的陪葬坑挖井處居然就落在文物邊也沒被破壞到,這點我倒是覺得很嘖嘖稱奇

這區原來是已經開挖的,但兵馬俑的修復並不容易

已開挖又丟著不放反而造成了這些藝術品的加速損壞

所以英國的考古學家想出了一個方法,用回填的方式再把這些兵馬俑先"埋"回去

一號坑的後方一角是工作區

工作人員不疾不徐的修復著這些藝術品

這一區則是修到一半的半成品

修復的工程相當困難,得對好每片碎片再用拼圖的方式拼到對的俑上

損壞的太嚴重就只好保留著缺頭或缺手的半殘品

兵馬俑裡將軍俑的出土數並不多,目前只有七尊而已

將軍俑怎麼分辨?最右邊看起來鼓鼓的肚子就是將軍俑

因為將軍要帶隊殺敵,在開戰前灌了酒以增加氣勢和勇氣,所以肚子鼓鼓的

 

從一號俑的背面往前照也是威嚴的,真的有要準備出征的感覺



兵馬俑的另一個特色是千人千面

每張臉的造型都不一樣,當然,這也是秦始皇的要求

但怎麼去刻這些千人千面?當時的工匠只好兩兩相望

你刻我的臉,我刻你的臉,就不重覆啦

不過....遇到雙胞胎怎麼辦可好?

看完了一號坑,接下來到二號坑

二號坑解說員不到3分鐘就帶我們出來了

後來自由活動再進去補拍才發現


二號坑幾乎都沒有動到裡面的兵馬俑,僅呈現了當時布局復雜的建築物

二號和三號坑比起一號坑都來得暗

原因是一號坑當時並沒有經驗,原本認為跟大自然多接觸或許可達到保存的目的

後來發現並沒有反而加速破壞了,所以二號和三號坑燈光很少也不讓太多光線進來


 三號坑的範圍也是很小,只有520米

它主要是一個小型作戰區,在這裡也是有將軍俑出土

有些真的破壞的很嚴重

四週的牆面也都細部說明了兵馬俑的特色

千人千面不打緊,連髮絲一絲都做得很明顯,皺紋也有做

無緣近看,看這些照片還可以發現連手的手紋和指紋都做出來了

看兵馬俑的鞋也可以分辨出官或兵

做官的鞋頭是方的,兵的鞋頭是圓的

方的鞋頭若是愈蹺表示官位愈高

兵馬俑出土時並不是現在看到的泥土色

挖出來的時候是彩色的,一碰到空氣之後氧化,在數分鐘之內剝落變成泥土色

這也是為什麼沒有辦法一次性地大規模的開挖

考古學家也是想不通,在當時,這些色彩是怎麼做出來的?一切都是謎啊~~

右邊是在1974年發現兵馬俑的楊繼德老先生

不過解說員說其實他並不是第一位發現的

先發現的是其他兩位村民,這2個人挖井時挖啊挖的突然發現了一顆頭

以為把土地公都給挖出來了,嚇得又把土蓋回去當做沒事跑回家了

這位楊繼德先生就比較大膽了直接開挖,發現應該是古物,馬上跑去通報

也因此西楊村的村民就靠這個兵馬俑博物館跟著發達

同事在博物館裡頭買了一本書就可請楊老先生簽名

不過,簽名是要付費的,老板付了錢照了一張,老板娘想說姪子應該可以搭個順風車

楊老先生很熱情請他靠近點,照完之後暗示要給20元人民幣,所以我幫他做了kuso面具

紀念品站逛完後直接在樓上兵馬俑友誼餐廳用餐

就說北方主要吃麵食吧,還現場做蘭州拉麵,麵條都很好吃,但醬汁一樣口味太重

團體合菜菜色並沒有什麼太特別的

除了一桌合菜之外還有小菜吃到飽專區

吃完了之後自由活動到處逛逛

博物館的外牆很多這個面孔,其中只有左邊這張面孔沒有鬍子

導遊說,當時鬍子是代表一種榮譽

如果做錯事了,鬍子就會被剃掉做為懲罰

以下也順便教教各位怎麼分辨兵和將軍

第一,先看它的頭上,有2個髮髻的就是將軍

第二,看它的衣服,前後有花結的(像倒V)就是將軍

這個是文官

跪射俑,這是兵,側面等於陝西省地圖的形狀

其實除了一/二/三號坑還看到了四號坑

但秦始皇的陪葬坑分別太多種類了,四號坑裡頭是空無一物的,並不是被盜了

而是四號坑是屬於貯放糧食的坑,所以什麼都沒有

今天的上半天行程真的讓我大飽眼福和耳福,太精彩了~

<後記>

西楊村的村民到現在還是因為兵馬俑博物館得到庇蔭

有點學識的會直接被安插到博物館裡工作

除了容易得到工作機會,每年政府都會發錢給每戶,而且是以人計數

所以西楊村的村民女兒是不外嫁的,相對的脾氣也比較火

想"嫁"進來的男人得把皮繃緊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潔西卡的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